《浪浪山小妖怪》上映10天票房3.5亿,豆瓣8.2分,成2025年暑期档动画片前三。
这个成绩不是碰运气,得从根上捋。
7月25日上映,正好是学生放暑假的时候,家长带孩子看电影的需求最旺,选这个时间上映,就是奔着家庭观众去的,这些观众一张票几十块,一家人看就是几百块,票房自然涨得快。
导演李杰之前拍过《大圣归来》,那部电影当年火得很,观众记得他的名字,看到是他导的,心里就觉得“这电影应该不差”,愿意掏钱买票试试。
这种导演自带的“信任分”,比花钱打广告管用。
电影讲小妖怪的故事,表面是给孩子看的童话,实际说的是年轻人上班的烦恼。
“加班”“升职难”这些事,现在年轻人天天遇到,电影里用妖怪假扮取经的情节说出来,观众一看就像在说自己,心里有感触。
微博上话题阅读量超过1亿次,这说明很多人在网上讨论,讨论多了,没看过的人就想知道到底讲了啥,也会去看。
这种观众自己主动传播,比电影院贴海报有用得多。
画面用的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老画风,像我们小时候看的《大闹天宫》那种感觉,30多岁的人看到会想起小时候,愿意带着孩子去看,这样就把家庭观众和职场观众捏到一起了。
这些30多岁的观众有消费能力,也舍得为情怀花钱,票房自然就上去了。
上海搞的路演、千人观影场,有彩蛋和主题影院,观众去了不光看电影,还能跟导演、演员互动,看到额外的内容,觉得票花得值。
数据说这些活动让上座率提高了20%,就是说100个座位多坐了20个人,票房也就多了20%。
后面要在10个城市搞同样的活动,就是想把上海的做法复制过去,让更多地方的观众也觉得“值回票价”,继续多买票。
同期上映的《黑猫2》听说有不好的新闻,观众不想看有争议的电影,就转头选了《浪浪山》。
这部电影豆瓣评分8.2分,多数人给好评,看的人说“好看”,没看的人就信了,也去看。
口碑带票房,票房再带更多人看,这就转起来了。
导演说拍这个电影是因为后疫情大家上班压力大,想给年轻人一个出口。
现在年轻人确实压力大,看完电影哭一场笑一场,心里舒服点,就会告诉朋友“这电影好看”,朋友又去看,票房就这么一点点涨起来了。
这样一部知道观众想看啥的电影,你觉得它能到5亿票房吗?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